第二卷公文与第一卷公文大差不差,不过已是几日后,贾诩探查农田后,给出的种植方案。
当荀攸看到贾诩上书应当让关中百姓种植蜀黍与菽后,稍稍不自觉的点点头。
“这粮种作物口感不佳,但确实适合在耽搁春耕与洪水之后耕种。”
又翻开第三卷、第四卷……
自贾诩担任尚书令以来,朝廷的一切礼仪、祭祀活动都好像停摆了一样,从公文中连只字片语都找不到分毫。
取而代之的,是引导百姓疏洪、抢种、回收小钱、重铸五铢,还有助百姓修缮房屋之事。
即便后面几卷公文涉及到了军事,但在军事的前提上依旧是保重民生,就连贾诩在大军前进的路径上,都上书恳求董卓的士卒不要踩踏农田,保证作物的成长……
其实哪用看内容?
光是看分量,就能察觉到两摞文书的不同。
两摞文书虽然差不多高矮,但别忘了,王允担任尚书令的时间也远比贾诩要长的多……
而贾诩,就在这短短数月时间内,就完成了王允几年的政绩……如此看来,便是刚才看上去好像合格的王允,此刻都变的有些不够格了。
“公达。”
钟繇见荀攸连续翻看贾诩的文书,便知道这位旧友已经意识到了什么。
“我如今升任黄门侍郎,同时也在尚书台中做事,自然知晓如今的尚书台是什么样子。”
“你方才看的几卷公文,有些本就是我亲自写的,全然没有半点虚假。”
“现在,我不想与你说王允的是非功过,我只想让你看看贾令君的所作所为。”
“君子不闻言而识于行。公达可去外面看看关中百姓的现状,若是朝廷再不为那些百姓做些事情,恐怕就真的无人再在乎他们了。”
荀攸询问道:“元常也投了董卓吗?”
钟繇摇头。
“陛下曾与我说过,若是实在分不清是在为谁做事,那就全当是在为大汉的百姓做事好了。”
“修君子之身,齐德行之家,以仁政治国,平战乱天下。我钟繇并没有治国平天下的本事,只能尽力使百姓安居乐业,这才能不负这一身所学,才能不负家族的供养,才能不负天子的恩德。”
荀攸听罢,顿觉羞愧。
“元常果真有君子之风,吾自愧不如。”
……
从学第一本圣贤书开始,哪个读书人不是想着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?
可一旦到了官场这个大染缸里,哪怕仅仅是“举孝廉”这么一个门槛,便足以令不少人丧失本心。
荀攸哪怕是在上一刻,也还思索着王允与董卓的高低之别,哪还能记起昔日的半点初心?
钟繇见状,亦是来了最后一击:“公达,依我看,与其纠结什么忠臣、奸臣,倒不如干脆做個纯臣。”
“你我,官职不过侍郎,品级不过千石。何必要忧心自己不能左右的朝局?只要做个纯臣,就算这辈子不能青史留名,但也能求个心安名顺!”
钟繇的话,可谓是肺腑之言。
董卓?王允?和自己有关系吗?
只要做好份内之事,不求名声与利益的回报,但求内心安定,不负父母教诲,不负此生所学,那这一生倒也说不上是碌碌无为。
荀攸听罢,良久后才重重叹上一口气。
而刘协也同样诧异的看向钟繇,这位未来曹魏的开国三公……
刘协依稀记得,历史上钟繇与曹操在前半生其实算是素未谋面。
但生性多疑的曹操,却在与钟繇相识不久后,就拜钟繇为御史中丞,迁侍中、尚书仆射,并且领司隶校尉,持节督关中诸军,还给予便宜行事的权力,不受制度所约束……
这份信任,即便是诸曹夏侯中都少有人及。
我在诡异世界继承神位后 知意 角色又出BUG了怎么办 人在战锤有惊世智慧 春风正当时 假千金下山替嫁,真大佬夜夜求卦 [柯南]就要和姐姐贴贴 叶麟白蛇 少尊主捡回了个疯批Omega 叶麟小白 顶配联姻 我是大渣男[快穿] 小白叶麟 都重生了谁还深情啊 再启仙途 我与鬼少年二三事 青岚仙途 掳走男主他哥后[穿书] 南歌瑶 坏了,我成卡池里的角色了?